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强制扫码与霸王条款何异?| 特评
来源:圳论      时间:2023-05-11 03:12:50


(资料图片)

文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庄媛

“必须使用小程序才能点餐”“必须扫码缴费”“必须关注公众号才能开发票”……诸如此类扫码强制关注使用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为此,5月9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开劝喻相关经营者,不得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或使用手机APP、小程序进行自助点餐或购物、缴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扫码成为时下生活的“标配”,广泛应用于日常消费场景。平心而论,扫码的确带来了不少便利。比如在餐饮业,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点餐,扫码点餐只需要打开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实现自助选餐、下单支付,既可以提高效率、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也可以节省商家的人力、印刷等经营成本,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

遗憾的是,日常生活中,扫码的体验越来越一言难尽。 看起来“很方便”的扫码,人为设置了许多“不方便”,反而成为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新的阻碍和壁垒。 关注公号、注册会员、填写信息……往往实际操作时要求强制关注公众号,不授权无法操作、不关注无法操作,消费者要被迫点开N个页面才能进入真正的主页面。程序过于繁琐、平台质量不一,一通操作下来本就够烦了,关注公号后又会开始接到不少广告推送,着实闹心。更有甚者,扫码直接成了“单选题”,人工渠道取消了,给一些不熟悉手机操作的消费者带来了不少麻烦。

商家之所以强制消费者扫码消费,除了有“方便自己、麻烦别人”的小心思,也是“小算盘”打得哗哗响。 有的商家打着新技术的旗号,一边给自己的公众号引流,变相广告和推销;一边收集客户信息,可通过大数据对消费者精准“画像”。这不仅影响顾客体验感,还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如若保管不善,消费者个人信息还有被泄露的风险。

消费讲究的是你情我愿,强制扫码与霸王条款何异?这种“形式上自愿、实质上强制”的交易行为既不公平也不合理,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如今北京市消协公开劝喻相关经营者,也是再次明确和强调了这一点:无论是点餐还是开发票,扫码都不能成为强制前提;同时即便扫码,也不能借机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问题在于,强制扫码被诟病已久,有关方面早已表态,此前各地亦有规范,但收效甚微。早在2021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文,明确强制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或授权个人信息的行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受此影响,腾讯向开发者推送通知,提醒开发者自查是否存在“扫码点餐强制公众号”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但无论是从北京消协的劝喻来看,还是从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来看,显然强制扫码现状并无改善,反而有变本加厉之势。

正如网友所言,如果“劝喻”有用的话,那么还要法律干什么?恐怕关键还在于强制扫码的违规成本太低。 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常态化监管,严格按照消费者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加大对餐厅要求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并非法收集个人信息问题的曝光力度和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及监管威慑力,从而倒逼商家自律。广大商家也应明白,保护和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既是前提又是基础,耍小聪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提升服务质量才是“必答题”。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